接下來的投資配置策略(下)

接下來的投資配置策略(下)

接下來的投資配置策略(下)


上週五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出爐後,全球股市均以大跌來呼應這場公投的結果,上週的文章寫在公投前,提醒大家該如何替未來的投資做好配置,甚至避險;一週過去了,市場漲跌互現,也背書了我給大家的配置建議。分析囉嗦完就會進入正題-積極型投資人的配置建議~

英國脫歐後,
首相卡麥隆下台、
蘇格蘭跟北愛爾蘭會公投脫英,然後再加入歐盟、
歐盟其他國家也會出現骨牌效應,舉行公投脫歐、
梅克爾為了救德國、救歐盟,會出什麼招?
各國央行現在忙翻、
美國會不會出現終極撒鈔模式?
人民幣貶值,國際化遭受挫敗,經濟受到衝擊

後續影響絕對超過2008年的雷曼兄弟,但是這段期間有趣的是,有許多的訊息告訴大家英國脫歐有轉圜的機會,這是大錯特錯!這是對里斯本條約第50的解讀判斷嚴重錯誤!規定是:
在脫歐公投之後,英國必須在兩年之內,與歐盟達成新的協議,而英國與歐盟未來就是按照這個新的協議走下去,若未達成新的協議,英國也不再能享有歐盟權益,不能賴皮說因為沒有達成新的協議而繼續享有歐盟會員的權益。 
因此,退了就是退了,是英國要去談判,以什麼條件跟歐盟維持關係!
此外,英國正在醞釀二次公投聯署,要求重新公投是否脫離歐盟,讓市場上部分人士認為又要再被凌遲一次,我必須說,二次公投的機率是微乎其微、近乎不可能,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如果歐盟每個國家都這樣玩,豈不是沒完沒了嗎?

積極投資人-多元配息;電信股、公用事業股、消費股;放空英鎊、放空股票、做多日圓、操作 VIX 指數
喜歡做一些波段操作或是習慣持有股票的投資人,我又把這個類型分成三種:
1.        風險最低 - 多元配息基金
2.        次之 - 持有電信、公用事業、消費類型的股票 
3.        最積極 - 操作股匯市及 VIX 指數

多元配息基金:
2008年金融海嘯後,固定收益類型的高收益債在全台熱賣,但全球政經環境風險逐漸升溫,投資人應該要從過去考慮配息率的思維模式,轉為安全為主的投資部位,也就是配息的來源必須由單一轉為多元,將風險分散。

電信、公用事業、消費類型股票:
這三者都有比較不受景氣影響的特性-電信類股的殖利率穩定且能打敗負利率、公用事業及消費類股,則並不會因為景氣不佳而從此不使用水電瓦斯及一般民生消費。

股匯市及 VIX 指數:
這部分,必須判斷正確,且對全球的政經環境有所了解,例如:全世界現在進入避險需求,因此日幣會漲,則做多日幣、因為英國脫歐則英鎊會大跌,則放空英鎊、歐洲受英國脫歐影響而導致股市大跌,則放空歐洲股市、而大跌之後的利空消息出盡,則歐股又大漲...,要成為積極中的積極型投資人,除了快手快腳外,對資訊的判斷要準確且資訊接收夠迅速,因為金融市場只要有一點風向或是消息,資金的流動是非常迅速的,若不夠機動性則很容易被市場洗臉的。

希望這兩篇投資策略文章,能夠讓你對未來的資金配置有初步的雛型,而不是人云亦云,結果反而成為別人獲利了結的洗盤對象,未來的局勢只會更混亂,我們對於投資就必須更保守,每一分錢都是用勞力換來的,怎麼能不認真對待呢?

0

接下來的投資配置策略(上)

接下來的投資配置策略(上)

接下來的投資配置策略(上)


現在的金融市場渾沌不明、沒有基本面、漲跌沒有原因,因此標題下得很白話,實在想不出該如何下標,不如在此接受公開招標吧!XDD

身為一名財務顧問,最在意的事情是資產配置,因此看懂金融市場變成了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如此,才能替大家規劃好「投資錢」裡面的短、中、長期配置,甚至偶爾指點迷津不小心讓你賺點零用錢;而「保險錢、保本錢」永遠是中長期配置,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本篇不討論,對此有興趣的話,請去點閱我上週上上週上上上週的文章。

恐怖攻擊問題各國央行持續寬鬆地緣政治紛擾極端勢力崛起,這些結構在短期之內都不會有什麼緩解,也許持續 10~20年都有可能,只要這些結構存在,各位可以去思考你的投資佈局該怎麼做,才能衣食無虞直到臨終的那一刻。

至於最近讓市場紛擾的主因英國脫歐公投,最後是留歐或脫歐,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辦法去預測,在台灣時間 6/24 的上午結果出爐之前,建議心臟不夠大顆、資金不夠雄厚的投資人,還是不要輕易炒短線比較好。儘管現在看起來是留歐的機率比較大,但是也因此損失了一位年輕的女性議員,這樣的社會分裂不是短時間就能撫平的,歐洲的問題包括難民問題、債務問題、年金改革問題、是否留在歐盟的問題,會一直持續陪伴我們很久、很久、很久
2016.06.23 英國脫歐公投 
2016.06.26 西班牙國會選舉 
2016.07.02 澳洲國會選舉 
2016.07.10 日本參議院選舉 
2016.07.28 美國總統候選人出爐 
2016.10月 義大利憲法改革公投 
2016.11.08 美國國會、總統選舉 
2017年 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國會選舉 

保守投資人-保守觀望、保單
台語有句俗諺:「站高山看馬相踢」,現在這個國際情勢,對於極其保守的人來說,是非常不適合投資的,經常出現昨天暴漲今天暴跌,而漲跌的原因通常是事後諸葛,完全無法預測。

或者,建議您買張保單,畢竟以此國際局勢往後推幾年,未來保單的利率也只會越來越低,除非整體結構有所改善(這裡的保單指的是,簽約時預定利率是多少就是多少,不會因為市場波動而利率跟著波動的保單)

穩健投資人-硬資產(黃金、房地產)、國債、投資等級公司債
投資的邏輯變了!過去我們進入資本市場投資,想的是:我投資這個標的,可以獲得多少收益(包含息率、資本利得),可是走到這裡,全球負利率的債券已經高達幾十兆美元的規模,前陣子德債的十年期殖利率變成負的,這告訴我們:世界非常亂,有越來越多的法人它要的不是息率、不是收益,它要的是安全,負的它都願意去買,寧願花一點錢買安心。

黃金:
世界越亂,硬資產越迷人,尤其黃金! 
當全球央行不斷寬鬆印鈔使得全世界對央行失去信心-替代貨幣黃金;  
當局勢混亂不明,避險需求升高-黃金;  
亂世英雄-黃金。  
黃金幾乎集結所有這個階段最需要投資的特質於一身,逢低進場,但不要預設高點,除非你認為目前這個局面會有所緩解。

房地產: 
從人類有文明以來,硬資產除了黃金,其二便是房地產,當局勢如此混亂,虛擬經濟中的投資工具,分析到最後,其實就是一張紙爾爾,許多投資商品包裝得讓投資人看不清也看不懂,但最起碼房地產是你看的到的,只要時間拉長,或許會發現,硬資產會變成下半輩子退休時最可靠的退休夥伴,因此必須將時間拉長看到 5年、10年、甚至二三十年後!除非你認為這個世界會從此和平、世界大同。  
(必須特別說明,房地產若作為長期投資,必須挑選政治穩定的地區、法治的國家為主,首推歐美。)  
若手上餘錢不多,買不起房地產,兩個選擇:買 REITs 基金(這是不動產的證券信託)買 Walton 管理的土地( 1 萬美元入主當地主)

國債: 
主要指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政府債。  

投資等級公司債: 
若是資金可以放稍微久一點的,可挑選信評較好的企業所發行的公司債。 

積極型投資人,下回分解。

0

三明治族群的保險及財務規劃

三明治族群的保險及財務規劃

三明治族群的保險及財務規劃


「上有兩老要扶養,下有子女要撫養」,幾乎是40 ~ 65歲族群的現狀,也是經濟壓力、家庭責任、財務支出最大的時期,如何妥善規劃時間及金錢,讓少子化的將來,不給孩子帶來沉重的扶養壓力及照顧困擾,想必是人生中重要的課題之一。

顧好自己 再顧老小
由於三明治族群是經濟支柱,相對於兩老及子女,責任更加重大,反而是最不能承受風險的一群人,若有個意外或生病了,誰來照顧兩老?誰來賺錢支應兩老及小孩的支出?照顧自己的錢要哪裡來?抑或是為了這些責任,必須拖著病體繼續工作?

誠如我在這兩篇文章所提,
「幫小孩投保前,請先檢視本身的保障是否足夠!」
「你的壽險額度是否足夠支付撫養小孩長大的費用?」
「你的醫療保障是否足夠支應醫療開銷及無法工作時的薪水補償?」
「你是否檢視了兩老的保障足夠與否,讓自己將來不至於被沉重的負擔壓得喘不過氣?」

必備的〝俗擱大碗〞險種
定期壽險不管任何原因,只要離開人間,就會理賠一筆錢給受益人,這是為了Cover責任未了的風險

意外險因為意外而發生死亡,責理賠一筆錢給受益人,合約中若包含意外醫療才是最完善,這是為了Cover一切不可預知的突發風險

定期醫療險實支實付生病是在所難免,這是為了Cover健保沒有理賠的所有雜費及額外支出

一次給付型的重大疾病險只要罹患且符合保險公司所承保的疾病內容,相較許多人買的防癌險,重大疾病險更能發揮在家休養、額外雜費、購買營養品的花費,且一次理賠,不需文件來來回回看保險公司的臉色。這是Cover所有因為嚴重疾病,健保不理賠的部分、在家休養無法工作的薪水補償、所有補充營養品及雜費
保險,基本上這樣就夠了!

除非為了退休而準備,則建議購買年金險,惟有年金險才是確定因退休所用、維持基本的退休生存(不是生活,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其他險種或投資都有可能因為其他因素而被挪用,影響了當初做退休規劃的初衷,因此做退休規劃,我首推年金險。

做完風險規劃 再做投資理財
在財務規劃的過程中,投資理財很重要,但是因投資而賺再多的錢,也遠不及一場意外或疾病的花費,因此,無論你再怎麼討厭保險,我都還是要苦口婆心的給你最基本的保險觀念。

也許你會認為資金有排擠效應,規劃了保險,就沒有太多的錢去投資理財,的確,但我會告訴你,賺多少錢,就做多少規劃,就花多少娛樂費(我可沒要你排擠生活費),這些必須經過精算,必須強迫自己按照計畫執行,否則,我們都是一般人,很容易受外在的誘惑而做出不在預期內的花費或是超額消費。

基金、股票、ETF等等都是投資理財的標的,但是在挑選標的前,要先設定好財務目標:一年要獲利多少?停損點在哪?這筆錢是為什麼而準備?否則很容易成為空談,或是時間久了就遺忘沒去管理,若是能夠找到一位好朋友和你一起進行規劃,按照計畫執行,互相監督、互相鼓勵、互相分享資訊,那麼,就過去的經驗,繼續堅持下去的機率大過於獨自一人進行!我的工作就是這麼一個良師益友的工作,盛亞顧問也是依此願景而生,希望各位在財務的道路上,都能在需要用到錢的時候有錢用。

0

怒打中風父 5 巴掌,提醒了我們:重新檢視調整原有的保險

怒打中風父 5 巴掌,提醒了我們:重新檢視調整原有的保險

怒打中風父 5 巴掌,提醒了我們:重新檢視調整原有的保險


20160607日的這則新聞,【有片】中風父上街尿失禁 男公然怒摑6巴掌遭逮,相信很多人在第一時間都與我一樣,非常的氣憤難耐,我們小時候不也是這樣被父母把屎把尿長大的嗎,但冷靜下來思考後,大家開始有了更深的探討,怒打中風父5巴掌 網友:不忍苛責

徐欽煌先生也在自己的臉書專頁上,寫了篇發人省思的看法,底下也有許多的討論,大家不妨可以連結去閱讀,以下節錄幾段話:
「檢視跟批判很容易,但人不是機器,有幾人能做得到天天把屎把尿,面對突發狀況還得壓抑、憋住情緒,搞不好是付出一輩子的幸福,就為了好好照顧爸媽、盡孝報恩呢?」
「這社會的長期照護體系,究竟何時可以盼來呢?」
「當你們罵他不孝順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上一秒鐘,甚至過去好幾年來,照顧者是如何陪伴及照顧他的父親。他只是失控,他需要的是協助,而不是社會大眾漠視,狀況沒出來時,你們誇他好孝順,狀況爆發時,指責他不孝。」

因照顧長輩,失去本來的自己
雖說「養的卡大天」,父母老了、生病了,照顧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久病呢?若子女有能力請的起看護、送到好一點的照護中心給專人照護,比起親自照顧,所承受的只是金錢上的壓力,否則,大多數選擇辭去工作隨侍在側的子女們,要面對身體的勞累、金錢的壓力、甚至承受患者的情緒壓力,長期下來,真的很少人能無怨無悔的付出。

根據估算,台灣有高達 220 萬的上班族,正面臨失能長輩照護的壓力,且近六成五的員工,曾因照護問題而離職。尤其三明治族群更為辛苦,除了要養育下一代、支付生活開銷、準備自己未來的退休金及醫療金之外,上一輩通常是少有保險概念的,因此所有的照護資金壓力通通落到了這些子女的身上。

根據《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長照保險每年預算只有 1,100 億,預估 2018 年台灣失能人口將達 82 萬人,平均每人每年只能分配到 13.4 ,但每年失能照顧包含看護、輔具、營養品、消耗品等,實際開銷每人每年至少 60 萬起跳,這些資金缺口如何補足?

檢視父母的原有保險
父母輩過去忙於工作,保險的觀念與資訊不如現今充足,子女應該協助家中長輩做保單健檢,看看是否花了高額的保費,卻買了無法應急的保單。這個舉動講白了,是在幫我們自己,不是在幫助父母,若此刻的我們忽略了,未來一切的資金缺口壓力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在投保年齡限制前,可以替父母檢視是否有「意外險」,因為長輩很容易因為意外而住院,尤其是跌倒或交通事故,這些都是意外險的理賠範圍,且保費通常比起醫療險便宜許多。「定期醫療險尤其實支實付」更是重要,它能補貼健保所不給付的費用,例如:拐杖、助聽器、升等單人病房、看護費等等。至於「長期照護險」,我認為保費相對來說太貴,且理賠認定嚴格,容易有爭議且緩不濟急,「殘扶險」「重大疾病險」反而便宜許多,認定理賠也較為明確。

檢視自己的保險、財務規劃
若是父母年事已高,檢視再多也於事無補,只能聽天由命,祈求父母能夠健康、無病無痛,現階段的我會這麼想,想當然爾,子女在我這個年紀時,也會這麼想;「不要造成子女的負擔」是許多長輩的心聲,有一天,這也會是我渺小的殷切期盼吧!看看下一代,社會競爭越趨激烈、學歷貶值、台灣產業外移嚴重、薪資停滯...等問題,壓力之沉重,若是還有我這個老拖油瓶,該有多捨不得啊!

除了照顧父母外,也要替未來的自己做準備,這或許是人生走這一遭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吧!至於三明治族群的我們,該有哪些規劃?可以先行參閱【幫新生兒買保險,需要嗎!?】文章中所提到身為父母應有的規劃部份,下一篇將寫到「三明治族群的保險及財務規劃」。

0

幫新生兒買保險,需要嗎!?

幫新生兒買保險,需要嗎!?

幫新生兒買保險,需要嗎!?


(圖片來源:小嘟妹 允蕎)

最近幾個月,身邊至少十位朋友喜獲麟兒,最常被問到的就是:「新生兒有需要買保險嗎?」、「我要幫小孩投保,該怎麼規劃?」

「幫小孩投保前,請先檢視父母本身的保障是否足夠!」
「新生兒,投保便宜的保障型保險即可,如:定期醫療險尤其實支實付部份、意外險、一次給付的重大疾病險。」

父母比新生兒更重要,重大疾病險比防癌險重要
父母才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因此,
你的壽險額度是否足夠支付撫養小孩長大的費用?
你的醫療保障是否足夠支應醫療開銷及無法工作時的薪水補償?

過去檢視過許多的保單,許多屬於保費高保障低的終身壽險、終身醫療險,這類型的保單在風險發生時,比起便宜又大碗的定期壽險、實支實付醫療險,實在難以支應相關的費用,但是又都已經繳了許多年,客戶捨不得解約,因此,建議若有屬於這類型的讀者,可以將實支實付及定期壽險的保障額度拉高即可。

另外,許多人忽略的一次給付型重大疾病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相比許多人規劃的防癌險,我認為重大疾病險更為重要,因為「癌症是重大疾病,但是重大疾病不是只有癌症」,防癌險保障的範圍是「因為癌症而住院或衍伸出的醫療花費」,這部分只要實支實付醫療險規畫足夠,即使得了癌症,基本上還是能夠支應的。

現在醫療技術發達,住院天數較短,居家療養期間較長,而防癌險並不理賠居家療養的部份,若您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沒有工作的日子就沒有收入,卻需要大筆的額外花費,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資金缺口,此時,一次給付型的重大疾病險便會發揮其作用,一旦確診,保險公司就會直接給付一筆金額,不須保險公司同意,不管你住院幾天、花了多少錢做自費、購買營養品、在家休養多久,只要這筆錢足夠休養,彈性會比較大。

新生兒保單怎麼規劃?
1.        醫療險買定期不買終身,分為日額、實支實付
日額:住院幾天賠幾天 
實支實付:收據上寫多少,就賠多少,但不包含健保已給付的部份,因此可以填補自費及雜費的開銷,建議能力所及內盡量拉高這部份。

2.        意外險:買定期不買終身,跟產險公司買比壽險公司便宜;內容可挑有包括:意外死亡殘廢、燒燙傷、意外住院、意外實支實付。

3.        一次給付型的重大疾病險:上段已陳述,此處不再重複。

4.        終身壽險頂多作為醫療險的主約,因此額度最低即可,不需要花大錢在保障低保費高佣金高XDD的地方。

5.        多爬文有益錢包健康:網路上有許多新生兒保單的建議,保費大多落在20,000左右,大家可以多多參閱,再去請保險顧問服務,畢竟有做功課比較不容易多花冤枉錢被牽著鼻子走、被宰殺,錢要花在刀口上,多一些資金用在創造更高效益的地方,才能真正達到合理的資產配置、財務管理。

最後,針對任何保單的問題,疑問是否需要調整的地方,都可以聯繫儀家,有資深的保險顧問提供大家諮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