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存最能創造長期收益!?

定存最能創造長期收益!?

定存最能創造長期收益!?

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針對高中職三年級及大學院校三、四年級的學生族群,所做的財金素養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以為從年輕開始「把錢拿去銀行定存,能夠創造最好的收益」。


私以為這個結果不一定不好。

對於不懂投資理財的人而言
「你不理財,頂多財不理你」,機會成本是能夠創造更高的收益以及時間的浪費,當然,這也是有風險的:通膨、欲達成的財務目標困難度增加; 
但是「你一理財,財離開你」,因為不懂,所以對市場訊息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常常不是幫人抬轎,就是進場接刀子,結果都是賠錢大於賺錢;
如果是這樣,那還不如乖乖放定存。若您是這麼想的,那可就陷入了邏輯誤區了。

不懂的東西不要碰,但是基本常識不能不懂
理財是一種生活技能,而這個生活技能沒有絕對答案,每個人能夠承擔的風險區間、財務目標、收支狀況、家庭背景皆不相同,什麼都不懂就更應該尋求協助,看書也好、找財務顧問也罷,從認識自己開始,進而認識你所適合的投資理財工具,而不是貿然的開戶投入資金。

這也是為什麼財務顧問這麼重要且不易被機器人所取代的原因,因為財務顧問的諮詢是有溫度、無法標準化作業、因諮詢者的狀況而異,給予理財觀念的教育、作為諮詢者的教練,從「存錢」、「分配金錢」開始。
真心建議各位找一位非以商品行銷為主的專業人士協助。

產、官、學整合從小做起 + 自學
我很認同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所提出的建言,唯有從小做起,並且有完整的財金教育納入正規教育中,才能夠改變現有的狀態,且家長也必須從旁協助,因此以自學的方式陪孩子建立起基礎的財金素養。 
1.        政府、民間、學校攜手深耕新世代財金教育,未來10年一定要更好! 
2.        沒有人天生會理財,財金教育納入十二年國教課綱,從小建立對金錢的價值觀與責任感。
3.        再不學就來不及!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大專院校普及財金素養課程。

你找到最適合你的管理錢財的方式了嗎?


0

全球追稅 — CRS 常見問題解密

全球追稅 — CRS 常見問題解密

全球追稅 — CRS 常見問題解密

以下是經常被問到的問題,供大家參閱。合乎法令規範的稅務規劃是國民應有的正當權利,反之則必須負起連補帶罰的責任,了解稅法規定、國稅局稅官的查核現況、跟著遊戲規則走,切忌道聽塗說而做錯規劃導致得不償失。













0

全球追稅 – CRS 評析與因應建議

全球追稅 – CRS 評析與因應建議

全球追稅 – CRS 評析與因應建議


無論企業或個人均希望賺錢越多越好,繳稅越少越好,因此企業將獲利放在境外公司帳上、個人將資金移往境外戶頭,避開所屬稅務國的查核及納稅義務;大環境不佳使得政府稅收大減,為了打擊跨境逃稅,繼 2014/7/1首開全球追稅的美國FATCA 條款之後,2017年號稱全球版肥咖條款的 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共同匯報準則也即將上路。










下一篇將會整理一些經常被問及的 CRS 相關問題喔!



0

不太受勞工關注的勞基法修正案

不太受勞工關注的勞基法修正案

不太受勞工關注的勞基法修正案


勞基法修正案沸沸揚揚吵了許久,終於三讀通過定案,在我看來,勞工們實際關心程度很低,因此這陣子私下詢問了身邊許多勞工朋友的看法,大多數的回應以下面幾個為主:

法條太複雜看不懂
雇主違法了又能如何
工作繁忙沒時間去了解及抗議
只要薪水提高,休幾天不是重點
本來就已經週休二日沒影響

那麼,抗議的人究竟反對的原因什麼呢?
刪除七天假&加班費減少,報導者這篇內容寫得非常清楚,大家可以點進去看: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labor-day-off-dispute

勞資雙方本是對立面,政府要修法肯定兩面不討好,這點我個人針對新政府上任後,勇於挑戰過去多年來執政者不願碰觸的種種爭議議題感到欽佩,畢竟站在選舉考量,一次開這麼多戰場(年金改革、勞基法、婚姻平權...),民調難怪直直落;

站在談判的立場,針對上述的吃虧,總要知道換到了什麼?

修法對照:(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休假日加班費:(資料來源 蘋果日報)

降低特休假門檻、增加特休假天數:(資料來源 勞動部)

新規定於明年上路,各方看法不一,私以為最大的問題在於是否能夠「落實」,尤其勞工認為特休假可能看的到吃不到,因此勞動檢查這件事變得更為重要,至於政府針對勞動檢查是否有心處理,更是未來媒體及勞方必須關注的重點,我寧可站在信任政府的立場(雖然常常被打臉)去看待這件事,否則任何的法案如何進行下去?

勞工替自己爭取應有權利的勇氣,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檢舉專線:1995


吳儀家顧問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mmaWu0513?fref=ts

0

保費調漲不該是買保險的動機

保費調漲不該是買保險的動機

保費調漲不該是買保險的動機


保險這個金融商品有許多的功能,它可以保障未知的風險、可以強迫儲蓄、可以做稅源的安排、資產傳承...;任何的購買行為背後必定有其動機支撐我們購買某項商品,以換取我們認為合理的相對應價值。

先確認動機才找尋契機
「保費調漲、停賣」可以是在我們有上述的任何一個動機之後,購買的契機,但「保費調漲、停賣」不該是支持我們去購買保險的動機。

一旦這個因素成為購買保險的動機,一切都本末倒置,過段時間回頭看,就會產生「我當初為什麼要買這個?」、「這個商品內容是什麼?」、「要放多久才能回本把錢拿回來?」等疑問,最後,安慰自己  —「好吧!至少錢存下來了、至少比放定存好」。

業務員制度 V.S. 顧問制度
台灣的保險公司經營方向主要是業務員制度,在台灣銷售保單,人與人之間的情份經常是成交的關鍵因素之一(所謂的人情單),專業反而成為非必要但有的話更好的加分因素;相比國外的經紀人、顧問制度大相逕庭,這也是為什麼國際的大型外商保險公司紛紛撤資台灣的原因之一(可以說是適應不良,台灣有台灣的玩法  XDD)。

兩者各有其優缺點,只是台灣這個寶島特有的濃烈「人情味」更能將「停售、漲價」的銷售手法發揮地更加淋漓盡致,業務員當然也樂的順勢以此手法向客戶銷售。

最終都是成交,有捷徑,不走嗎?

你是意志力薄弱的人嗎?
曾聽一位保險業的資深前輩說過,「會買保險的人就會一直買,因為這種人的意志力通常都很薄弱」,這句話在我的解讀:「你是好咖、你不知道怎麼拒絕、你不想打壞彼此的關係,所以缺業績的時候找你就好了」;究竟是因為業務員想成交的堅持及不斷拜訪導致你意志力薄弱?還是因為你本身就是意志力薄弱使得業務員不斷找上你?

保護你寶貴的兩力
這個年代需要自我保護的事情很多,我認為「注意力」「意志力」是最該被保護的;保護注意力是讓自己碎片化的有限時間能夠提升專注不易分心;保護意志力是強化自己的腦波,避開手機、信用卡支付讓消費變得方便且快速,卻也無形中增加不在預期內支出的陷阱,不讓荷包被各式各樣的行銷手法給攻擊。


0

大推!這款退休計算機你一定會用

大推!這款退休計算機你一定會用

大推!這款退休計算機你一定會用


自從有了這個計算機之後,我都會推薦這個網站給來諮詢退休規劃的客人,並請他們好好想想:未來你要的生活條件,在尚未進行財務規劃前是否能讓你退休後收支平衡?可以,那麼您不需要找我了,我相信你有能力及毅力完成你的退休藍圖;不行,那就要趁此機會好好調整目前的財務配置。

操作上非常地簡單,能夠替你算出退休後所需資金、且將通膨、投資的資產報酬率納入考量,退休後每年所需的「現金流」也會呈現出來,最後會產出一份報告給你。


1.          填入自己的基本資料:


這裡要注意的是第三個問題,它是問退休後的「健康餘命」,而非平均餘命,依照目前台灣的男女平均健康餘命分別為 68.9 歲、73.6 歲,因此我才會選擇 74 歲。

2.          填入退休金準備金額估算:


這部分請根據自己的理財行為及收支狀況來做估算,不可不切實際或過度悲觀,一定要認真面對自己。

3.          填入每年還本的商業保險、勞保、勞退、國保等社會保險:


勞保計算請往這裡去:http://www.bli.gov.tw/cal/oldpay.asp

4.          填入退休後日常生活費用估算:

可以選擇直接拉橫軸,或是中間紅色方框的「費用明細調整」來填入你的生活費預估,項下有:飲食、服飾、有線電視電話網路、水電瓦斯、交通、寵物、養生保健、其他必要開銷,可以供你帶入金額。

5.          填入夢想實現費用估算:

可以選擇直接拉橫軸,或是中間紅色方框的「費用明細調整」來填入你的夢想實現費用預估,項下有:國內旅遊、國外旅遊、學習進修、慈善捐款、社交娛樂、醫美費用、其他,可以供你帶入金額。

6.          填入醫療及長照費用估算: 

可以選擇直接拉橫軸,或是中間紅色方框的「費用明細調整」來填入你的醫療長照費用預估,項下有:居家照護外籍看護、居家照護本國看護、安養中心、養生村、個人醫療費用、其他,可以供你帶入金額。

7.          最後一頁:

這部分左側的參數仍可以調整,我把生命結束年齡調整為 85 歲、資產報酬率設為 3%、通貨膨脹率設為 2%

若是右側的灰色區塊在藍色上方,表示資金有缺口,則降低支出或增加收入,反之灰色區塊在黃色上方,則表示資金是足夠的。

下方能夠點選產出專屬報告,只要填入 e-mail 則可免費取得。

p.s.若無法自行判讀的話,可以來電預約諮詢。

這個計算機的操作非常簡單,大推給各位讀者,也提醒大家,退休金越早準備絕對沒有壞處,先了解自己的現金流,再去選擇配置的工具才是正確的財務規劃;一昧地追求報酬率、人云亦云,很容易陷入財務無效率規劃的結果,到頭來反而一場空


0

保證賺錢投資法

保證賺錢投資法

保證賺錢投資法


如果是想要看我報投資明牌的話,這篇不會有,可以自動左轉,可是看完之後去做,報酬率有機會比軍公教的一年18%還要高 XD。

大學時期每個月從打工賺來的薪水中提撥一部分做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因此賺了錢也累積了一些市場操作的經驗,後來直接把金融業當成自己將來要從事的行業,無奈個性無法接受以推銷為主的市場模式,因此畢業後直接進入顧問業至今,回首過去我做了哪些事讓自己成為現在小有成績的狀態?

有策略的投資自己
比起財金系所,金融背景知識沒人家專業,比起財稅系所,稅法一竅不通,更遑論專業的統計、經濟,企管就是個進入商場的基本通才教育,而我的學歷背景正是大家經常訕笑「什麼都會但也什麼都不會」的企管,我深知這個缺點,下班後更加花時間補足不夠專業的領域。

對我而言,「自我成長的成本不是費用,而是投資」,不管是買書、報名專業課程,這些我從來不手軟,投資自己從來就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報酬率更是以倍數增長,它是一個正向的循環,當你把錢花在自我成長,有了更清楚的腦袋、更強的信心,賺錢就會變得容易,然後再把賺來的錢撥一部分繼續投資自己...賺錢真的不難,難在於你是否找到自我定位,並且持續去做,努力去達成設定的目標,並且堅持到底。

不是富一代那就自己創造
我常和女性朋友分享,咱們女人,「長得漂亮是優勢,活得漂亮是本事」,我沒有優勢那就創造本事,這個本事不一定要多大,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定義,但是起碼要能讓自己活得有尊嚴、有價值、有意義,我賺來的錢除了投資自己之外,有大部分進入金融市場錢滾錢,畢竟是自己熟悉的領域,通常別人找我入股投資生意我都是敬謝不敏,除非我有時間實際參與經營,否則我不太相信只負責掏錢什麼事都不做也不管就有回報這件事,即使有,那肯定是我無福消受。

建議大家可以去思考──你跟自己比起來的相對突出優秀的領域是什麼,朝那個領域去就對了,這時候不需要考慮你對這個領域有沒有興趣,因為我認為「興趣是從成就感培養出來的,而成就感是從比起你做其他事情更容易做出成績的那件事(領域)來的,那件事,就是你擁有相對優勢的『那件事』」;反之,做了你以為有興趣的事情,卻老是失敗,這會讓你產生興趣?我可不信;當然,做了你以為有興趣的事情,而且成功了,那就要恭喜你的堅持最終有了美好的結果。

保持好奇心、國際觀的開放心態
前面提到企管本科「什麼都會但也什麼都不會」這件事,我的看法是,表面上它看起來是缺點,實際上它卻使受過通才教育的我學什麼都很快,不同領域之間的轉換會比一般人快速,畢竟基礎該有的概念知識我都具備,當遇到需要更專業的部分,只需花點時間深入了解就能上手(在此要鼓勵廣大正在讀企管系的學弟妹們:你的所學是一個能讓你未來不管銜接任何商業領域及模式的概念、框架、架構,即便不是專才,但是你把通才的概念弄懂弄透並擇一或二去深入,那你就是專才了),正因為什麼都學這件事,讓我對任何領域都保持開放的心態,都想去了解,不會一開始就認定有沒有用,而是了解概念之後再去評估值不值得深入研究。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去學國際政經關係課程的原因,剛開始只是覺得好玩,後來發現這個領域反而變成我在判斷是否投入資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這個只靠自由經濟無法支撐各國財政收支、挽救經濟頹勢的時代,政治就是最大的經濟,國際關係會決定政策方向,政策方向會決定經濟方針,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做了最好的示範。

擁有一票一起學習成長的網友、群友
我不太看台灣的新聞,大都在報導車禍、行車糾紛、情侶爭吵、不服取締嗆警察、殺人搶劫詐騙,請問這是要如何成長?

建議去關注一些優質的網路媒體頻道,並且加入參與討論(潛水也無妨),久了之後大家就會變成有志一同的網友群友,一起共同成長、彼此交換意見;人是群體的動物,找到一群有共同想法、理念相當的人實屬大不易(尤其在這個思考能力崩壞的時代),但是這些人很難僅為人生中的過客,而是一輩子的朋友,彼此亦師亦友。


之所以寫這篇,甚至標題下得比較吸引人,是有感於近期太多太多我們這些專業人士聽起來怪怪的投資商品或模式,希望能導正視聽;歸其根本乃貪念所致,要累積金錢有很多的方式,唯一不變的真理是先從投資自己及自己的腦袋開始,在你自己的領域裡面持續成長、壯大自己的判斷力,這麼做一定會在一個正規的商業模式中賺到錢,賺了錢再去想理財,或是穩穩地邊賺錢、邊理財、邊配置;而不是辛苦賺了錢卻下錯投資決策,更慘的是賺沒多少錢還下錯決策。


0

如何自我控制不拖延?

如何自我控制不拖延?

如何自我控制不拖延?


商業環境如此競爭,「拖延」絕對是導致個人及企業落入無效曲線的開端,小則損失一個商業締結機會,嚴重則導致整個企業的失敗,而要如何改善拖延的壞毛病?
「立刻做!」「設目標!」「列清單!」,我相信這些道理人人懂,但執行力低劣才是導致失敗的主因。

最近想要添購新家具,便在網路上搜尋一番,由於想要特別訂製專屬於自己的風格,因此挑了 AB 兩家廠商,在網路上留言詢問報價及相關內容,那時已是晚上十點鐘,留言當下,我完全不強求也不期待廠商能夠馬上回覆,畢竟時間也晚了,商家要休息乃必然之事。

意外的是,A 廠商竟然即時回覆,並且耐心了解我的訂製需求,過程甚是滿意,即便如此我仍是沒有馬上下訂,當時我心理想的是,明天等 B 廠商給我回覆報價後再決定。最後,我仍是與 A 廠商締結了這筆生意,決定因素並非 B 廠商未能在我晚間十點詢問的當下給予答覆,而是因為一週後我才收到 B 廠商的回應,在此之前,B 廠商完全沒有機會讓自己進入競合的賽局中。

不論是什麼原因造成 B 廠商拖延、沒效率(消費者也不需要知道),最終的結果失敗就是失敗,這就是商場競爭的現實。這個體驗不僅止於 AB 兩家廠商的效率問題,它甚至可以延伸至台灣整體商業環境效率低落的問題– A 廠商是中國的商家、B 廠商則是台灣商家。

怎麼回事?說實在地,我無法以「僅為個案」來告訴自己不要無限上綱這是台灣整體國際競爭力出了問題;由於經常往返海內外、與各個產業界人士接觸,許多商界人士非常憂心忡忡台灣的未來與下一代該何去何從,我們把自己鎖在島內自得自滿,看不見外面的世界到底競爭到什麼程度,不願意受中國的箝制但英文能力及國際視野卻普遍低落(扯遠了,但這是千真萬確的現實)。當然我相信,台灣仍是有不少企業戰戰兢兢地維持自我的競爭力,只是,當大的整體效能並非如此一般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回到個人面。。。
翻開了書決定這兩天要看完,此時手機訊息聲響起,朋友問你在做什麼,然後聊著聊著就被推坑看起對方最近追的美劇,兩天後,原本要看的書依然保持它原有的一貫優雅躺在書桌上,而美劇追了一半;

這場景也許似曾相識,是什麼環節讓我們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要如何拒絕外來原本不在預期中的誘惑?

自我控制從來就不是變得堅強或直接說「不」就辦的到,而是一種思考上的轉變;也就是「和自己對話、辯論」,自我辯論完之後,會發現其實誘惑不在於自己本身,而在於我們心裡對它(誘惑)的想像,若是能透過自我對話改變對誘惑的想法,那麼這個誘惑對自己的感覺和行為的影響,也隨之改變。

舉方才美劇的例子:
「追美劇可以帶給我什麼?」 
暫時的精神放鬆。
「這個放鬆有助於我對未來的安排嗎?」
有,放鬆後我會更專心做我該做的事。那就看!(因為確實可以增加你的效率)
沒有,因為我該做的事還是沒做,看了也心頭懸一件事。那你應該馬上去看書!

想要追求目標的成功,自我控制正是關鍵;控管我們的思想、行為和情感,對於抑制妨礙目標追求的不當行為非常重要。自我對話能讓我們轉移注意力,當情況發生變化時,可以靈活地改變策略。
說穿了,你的人生是被你的大腦所操控,還是由你來操控你的大腦進而拿回你的人生主導權?


0

人民幣會繼續貶值嗎?可以買嗎?

人民幣會繼續貶值嗎?可以買嗎?

人民幣會繼續貶值嗎?可以買嗎?


中國在十一長假期間是發生了什麼事才導致休完假後人民幣大幅下貶呢?

 

10  1 日,人民幣正式加入 SDR,市場普遍預期人民幣匯率將穩步上升,但是中國十一長假這段期間,美元指數大漲英鎊大跌,使得離岸人民幣匯率於 10  7 日創下 9 個月以來新低,接下來的劇本大家都知道了繼續貶。

幾個名詞在此跟大家說明:
離岸人民幣 – CNH,根據離岸市場的供需決定,一般認為較能反映市場情緒 
在岸人民幣 – CNY,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所公布的中間價 
SDR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所創設的國際儲備資產,主要用於彌補成員國官方儲備不足;在 2016  10  1 號人民幣正式被納入之後,SDR 的價值便由美元(占比 41.73%)、歐元( 30.93%)、日圓( 8.33%)、英鎊( 8.09%)、人民幣( 10.92%)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 

 SDR 又有什麼功能呢?它可以充當國際儲備、償還對 IMF 基金組織的貸款、償付收支逆差,因此 SDR 是對 IMF 成員國的潛在求償權;而 SDR 它不是貨幣,因此不能由個人或機構持有,也不能在外匯市場交易,更不能用於國際貿易及投資。 

簡言之,若是把 IMF 當成一間銀行來看,這些會員國就是 IMF 的儲戶,而 SDR 就是會員國(儲戶)在銀行的存款記帳單位;如果有會員國外匯不夠用的時候,就可以透過 IMF 安排比較富裕的會員國給予兌換。

會繼續貶嗎?
引用招商銀行分析師 劉東亮 認為,「十一長假後首個交易日人民幣中間價就突破 6.70 關口,顯示底部已被打開,人民幣波動區間邁入新的階段。」,這段話顯示出過去中國央行對於力守的 6.70 關口,不再執著。

如果美元指數繼續保持強勢的話,可預見的是人民幣的中間價與即期匯率將繼續往下跌,此外,接近 12 月美國聯準會升息的階段,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

低點買進人民幣?
我不建議站在投資的角度去持有人民幣資產,首先是政治因素,在明年 11 月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之前,中共中央高層政局不穩定是很大的變數,想想看,您願意投資在一個政治高層政爭的國家嗎?再者是經濟因素,當中國的外匯儲備快速下降、美國聯準會進入升息週期、金融自由化加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仍是存在的。


0

如何挑選你的財務顧問

如何挑選你的財務顧問

如何挑選你的財務顧問


財富管理在台灣,已經進入百家爭鳴的薄利時代,因此「全員行銷」、「銷售對金融機構而言獲利最高的保單」成為了主要策略,如果是這樣,各位讀者們可以思考一下,對方在意的是手續費(獎金)收入?抑或在意的是你的財務需求?因此,越來越多人尋求獨立的財務顧問給予理財的建議。

財務顧問的角色
客觀、中立、不代表任何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
能夠獨立分析您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進而給予專屬綜合性的投資理財及配置建議。

光看文字,你可能會覺得起碼要有幾百幾千萬才能請專業的財務顧問協助你,但其實只要確定該顧問的收費模式,任何人都可以尋求財務顧問的協助~

EX
每個月的收入不高,該如何增加被動性收入? 
目前的投資配置是這樣,是否需要做調整? 
現在的理財方式,是否可以滿足我未來的退休需求?

看完以上的舉例,你會發現,財務顧問的角色是很親民、並且協助你解決人生中各個階段的財務大小事而存在,而非依據你的資產多寡來服務

財務顧問給你的價值
客觀中立、獨立意見-
畢竟不代表任何的金融機構,因此也沒有任何銷售商品的壓力及公司內部考核,如此反而能站在您的角度,依照實際財務狀況及理財需求給予建議。

安全、可信賴-
財務顧問是提供您理財及資產配置的建議,不會接觸您的錢,您所有的資金都是在合法的金融機構下運作。

全方位服務-
了解您的財務狀況、風險屬性、理財需求、投資偏好、財務目標,才會具體給予適當的建議,從基礎的風險規劃、投資規劃、財務目標階段性規劃,到進階的資產配置、稅務規劃,都是財務顧問能夠給予的專業建議。

篩選市場訊息-
資訊爆炸的時代,什麼樣的訊息值得關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對於每天接觸大量訊息的財務顧問,篩選大量資訊再提供給客人是基礎的能力,你的顧問會幫你做這件事嗎?

定期追蹤財務規劃執行狀況-
你是否發生過買了理財商品之後,服務人員再也不聞不問,下一次拜訪你的目的是為了再次賣你東西?優質的財務顧問是以一整年為基礎,收一次費用,在這一年內有任何問題,不但可以詢問你的顧問(也就是保固一年的意思),且顧問必須主動了解你的執行狀況。

哪裡可以找到專業的財務顧問?
在台灣要找到不在金融機構底下執業且有國際專業證照的顧問,不到50人,筆者本身是其中之一;

或是到  這個網站   中尋找(缺點為不得而知是否不在金融機構內服務,但起碼都是專業且有認證的財務顧問)

能夠擁有這張國際專業證照的資格者,都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及多年的金融服務經驗,且受嚴格要求的道德規範,才能夠脫穎而出,若是身邊沒有這樣的財務顧問,這個網站替你做了第一道關卡的篩選,可以好好利用。


0

遺贈稅確定上調,怎麼規劃?

遺贈稅確定上調,怎麼規劃?

遺贈稅確定上調,怎麼規劃?


根據內政部「1056月底人口結構」數據顯示,台灣65歲以上人口共3015,491人,占比12.83%,已屬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總人口7%),且按照這樣的速度,2018年台灣便會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總人口14%),因此老年長期照護的問題,成為政府必須處理的當務之急。

當加稅已成事實
任何一項公共政策都必須要有錢才能夠推動,為了要籌措長期照護的財源,行政院於912日審查通過長期照顧服務法修正案,其中第15條明定以遺贈稅、菸稅、菸捐作為財源,最受矚目為遺贈稅率提高並採三級制。財政部預估此政策調整後,首年將增加五、六十億元的稅收。
遺產淨額
贈與淨額
稅率
0 - 5,000
0 - 2,500
10%
5,000- 1
2,500- 5,000
15%
1億以上
5,000萬以上
20%
*遺產稅免稅額1,200萬,贈與稅免稅額每年220萬,免稅額並無調整。

這項調整,影像最大的族群,不外乎是遺產淨額在1億元以上的高資產族群,從原本10%稅率,增加一倍至20%,因此,受調高稅率的預期心理影響,許多高資產族群早已開始進行租稅規劃及提前贈與,使得今年前七個月的遺贈稅收高達232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規劃勢在必行
贈與稅:
l  善用分年贈與婚嫁贈與:每人每年有220萬的贈與免稅額,子女結婚可再多贈與100萬。 
l  利用稅法中的「市價」與「時價」的認定差異:大多是用在不動產,但是房地合一後,未來子女若賣出該受贈不動產,則所繳的稅比起來也未必划算。 
l  利用「不計入贈與總額或扣除額」:例如農地、公共設施保留地,但是農地及公設地有其諸多限制,建議若真有需求,可來電詢問。 
l  利用贈與「附有負擔」:但受贈人必須有能力可支付該負擔,否則國稅局會認定其附有負擔不可扣除。

遺產稅:
l  利用稅法中的「市價」與「時價」的認定差異:此處所該注意的事項於上述已陳述,此處不再贅述。 
l  利用「不計入贈與總額或扣除額」:例如投保人身保險、農業用地、公設地但保險的部分必須注意要保人與受益人之間的安排,及保險實質課稅的問題,若安排不妥當,仍是會被納入遺產中課稅。(保險部分可參閱此篇文章:保單可以節稅?合法,就可以
l  捐贈公益信託或財團法人:身為專業的 CFP 國際認證財務規劃顧問,非常建議高資產族群做此安排,兼顧節稅及回饋社會。

不只台灣,在追求租稅正義的全球浪潮之下,做資產配置也好、稅務規劃也好,無非是希望替自己的財務做最適當的配置,能夠富過三代、家大業大開枝散葉,但是你的思維是否跟得上時代的快速變遷?稅法的複雜演變?混沌不明且詭譎的投資環境?我們,都在大時代劇烈演變的浪潮中航行前進,盛亞顧問會陪你一起走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