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金融商品就叫理財?錯錯錯!

買金融商品就叫理財?錯錯錯!

買金融商品就叫理財?錯錯錯!

我經常被問到這些問題: 理財,不是買買投資商品就好了嗎?  付了這三萬的顧問費我能得到什麼?  我沒有錢要如何進行財務規劃? 理財,絕對是人生重要技能之一,但是對多數人來說,想碰又不敢碰,或是沒時間了解,覺得很複雜就乾脆無視,但「理財的真實意義」真的只是買買投資商品而已嗎? 這裡借用李笑來老師對於理財的定義: 存錢、做預算、控制開銷、賺更多利息、正確使用信用卡、購置不動產、投資一些多少有風險的標的,這些都是理財活動。  理財是「如何有效管理現金流」--這其實與錢多錢少關係不大。 當我們將「理財」理解為買金融商品,而不是有效管理現金流的時候,後續就造成了“聽別人說買什麼會賺”、“沒有錢所以還沒開始理財”、“覺得理財商品會虧錢所以還是定存或買儲蓄險好了”...的浪費金錢成本、時間成本的行為。 因此,進行理財規劃的第一次會面,便是在導正大家對於理財的定義。 理財規劃流程 1.        收集資訊--收集個人或家庭的相關財務資源及背景資訊(ex:收入與支出狀況、資產與負債狀況、投資狀況、保險狀況...等等) 2.        設定目標--依照自己的想法制定目標與時程(ex:目標是預計幾年後買房,買在哪裡?頭期款準備多少?) 3.        模擬試算--試算各種可行的理財方案組合(進行財務軟體試算,製作財務報表) 4.        確認計畫--確認這是最適合自己的理財計畫內容(依據現實狀況給予建議,是否調整修正當初的目標,爾後做最後確認) 5.        理財執行--包含收支、投資、稅務等資產配置與獲利(開始透過工具實際執行資產配置) 6.        修正計畫--依照執行現況,持續修正並改進計畫細節(計畫趕不上變化,因此必須隨時調整) 7.        達成目標--也就是實現理財目標的那天(恭喜!) 這麼做的目的? 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若自己都不能了解自己的收入、支出、資產、負債的狀況,要如何計畫未來呢?因此了解現況是最重要的,接下來才能幫自己解決問題、計畫未來,例如:解決存不了錢的問題、解決沒有財務目標的問題、解決投資報酬率不佳的問題、要用什麼金融工具來達成財務目標。 看起來簡單,做起來著實不容易,財務規劃就是一個需要時間與耐心的人生藍圖,有專業人士從旁輔導,便能少走冤枉路,若選擇相信自己,那麼就要夠用功、時間夠多,您認為呢? 財務顧問的角色 不屬於業績導向的業務人員 提供客觀的財務諮詢建議並協助執行 以客戶利益為最大考量...

0

如何規劃每年的旅遊基金?

如何規劃每年的旅遊基金?

如何規劃每年的旅遊基金?

上週末,收到了一張從曼谷寄來的明信片,是去年底找我諮詢財務規劃的新婚夫妻,內容大意是感謝我這半年來的從旁指導,讓他們脫離「每個月都只能剛好應付開銷」、「不知如何改善財務狀況」的窘境。 這對夫妻剛開始的財務狀況是,月收入合起來約 7 萬塊,目前沒有生小孩的打算,房貸一個月必須還 2.5 萬,扣除生活開銷及保險費後剩下...

0

英國脫歐後全球繼續漲,不是黑天鵝而是財神爺

英國脫歐後全球繼續漲,不是黑天鵝而是財神爺

英國脫歐後全球繼續漲,不是黑天鵝而是財神爺

在 6/23 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後,全球震驚不已、股市如洩洪般下挫,但是一週後各國股市又全數拉回脫歐前的指數位置,彷彿一切從沒發生過,風平浪靜、風和日麗,繼續上演多頭行情。 看完後,大家肯定非常不解,這與我們過去的操作邏輯非常矛盾,究竟發生什麼事?其實,有在定期看我的文章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從...

0

日圓為什麼被認為是避險貨幣?

日圓為什麼被認為是避險貨幣?

日圓為什麼被認為是避險貨幣?

「日圓是避險貨幣、全球政經風險升溫導致日圓大幅升值...」,Why?日圓憑藉著什麼特點而成為投資人公認的避險貨幣?根據 WIKI 對於避險貨幣的解釋: 避險貨幣也叫保值貨幣,指不易受政治、戰爭、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最 大限度的避開上述風險。 比較穩定,不易貶值的貨幣。 避險貨幣最大限度的避開貶值的風險,並不就是說絕對不會貶值。 若單純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