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金融商品就叫理財?錯錯錯!

買金融商品就叫理財?錯錯錯!

買金融商品就叫理財?錯錯錯!


我經常被問到這些問題:
理財,不是買買投資商品就好了嗎? 
付了這三萬的顧問費我能得到什麼? 
我沒有錢要如何進行財務規劃?

理財,絕對是人生重要技能之一,但是對多數人來說,想碰又不敢碰,或是沒時間了解,覺得很複雜就乾脆無視,但「理財的真實意義」真的只是買買投資商品而已嗎?

這裡借用李笑來老師對於理財的定義:
存錢、做預算、控制開銷、賺更多利息、正確使用信用卡、購置不動產、投資一些多少有風險的標的,這些都是理財活動 
理財是「如何有效管理現金流」--這其實與錢多錢少關係不大。

當我們將「理財」理解為買金融商品,而不是有效管理現金流的時候,後續就造成了聽別人說買什麼會賺沒有錢所以還沒開始理財覺得理財商品會虧錢所以還是定存或買儲蓄險好了”...的浪費金錢成本、時間成本的行為。

因此,進行理財規劃的第一次會面,便是在導正大家對於理財的定義。

理財規劃流程
1.        收集資訊--收集個人或家庭的相關財務資源及背景資訊(ex:收入與支出狀況、資產與負債狀況、投資狀況、保險狀況...等等)
2.        設定目標--依照自己的想法制定目標與時程(ex:目標是預計幾年後買房,買在哪裡?頭期款準備多少?)
3.        模擬試算--試算各種可行的理財方案組合(進行財務軟體試算,製作財務報表)
4.        確認計畫--確認這是最適合自己的理財計畫內容(依據現實狀況給予建議,是否調整修正當初的目標,爾後做最後確認)
5.        理財執行--包含收支、投資、稅務等資產配置與獲利(開始透過工具實際執行資產配置)
6.        修正計畫--依照執行現況,持續修正並改進計畫細節(計畫趕不上變化,因此必須隨時調整)
7.        達成目標--也就是實現理財目標的那天(恭喜!)

這麼做的目的?
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若自己都不能了解自己的收入、支出、資產、負債的狀況,要如何計畫未來呢?因此了解現況是最重要的,接下來才能幫自己解決問題、計畫未來,例如:解決存不了錢的問題、解決沒有財務目標的問題、解決投資報酬率不佳的問題、要用什麼金融工具來達成財務目標。

看起來簡單,做起來著實不容易,財務規劃就是一個需要時間與耐心的人生藍圖,有專業人士從旁輔導,便能少走冤枉路,若選擇相信自己,那麼就要夠用功、時間夠多,您認為呢?

財務顧問的角色
不屬於業績導向的業務人員
提供客觀的財務諮詢建議並協助執行
以客戶利益為最大考量 ,量身訂做財務規劃

0

如何規劃每年的旅遊基金?

如何規劃每年的旅遊基金?

如何規劃每年的旅遊基金?


上週末,收到了一張從曼谷寄來的明信片,是去年底找我諮詢財務規劃的新婚夫妻,內容大意是感謝我這半年來的從旁指導,讓他們脫離「每個月都只能剛好應付開銷」「不知如何改善財務狀況」的窘境。

這對夫妻剛開始的財務狀況是,月收入合起來約 7 萬塊,目前沒有生小孩的打算,房貸一個月必須還 2.5 萬,扣除生活開銷及保險費後剩下 1.2 萬,因此,在溝通的過程中,首先我告訴他們如果要擺脫現狀,必須要著手進行「記帳」,然後「設定財務目標,並且將其數字化」;一個月後,我分析了他們記帳的數據,發現到有許多是預期外的花費,也就是許多人常犯的錯誤 - 信用卡衝動消費

發現問題的癥結點之後,我要求他們,除了生活必要支出(水、電、瓦斯、電話費)可以用信用卡直接扣款外,盡量不要使用信用卡(先將衝動花費的壞習慣改掉),或者乾脆不要帶信用卡出門,因為刷卡帶來的方便性,也讓你的錢輕易地離開你的口袋。另外,每個月的薪資必須使用自動轉帳功能,轉帳到其他銀行戶頭,一個戶頭是「家庭緊急預備金」,另一個戶頭是當初設定的財務目標 -「旅遊基金」。

「家庭緊急預備金」設定必須達到 30 (若是未來家庭成員增加,這部分當然也得增加),目前還沒完成,因此仍需繼續提撥,待未來達成後,我也建議他們設定好下一個財務目標 -「投資 ETF 基金」,透過能夠創造穩健投報率的方式,慢慢累積另一桶金。階段性的規劃,讓這對夫妻有更寬裕的資金使用權,如此一來,他們的人生會有更多的選擇(資金很緊,就只能選擇用過得去的方式生活;資金寬裕,一樣可以選擇用過得去的方式生活,但卻可以選擇不要只是過得去,不是嗎?)

「旅遊基金」是因著這對夫妻認為工作及生活必須平衡,也喜歡到處旅遊,因此我告訴他們,先設定好要去哪裡?花多少錢?什麼時候出發?(設定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若是現在就想去歐洲,那就太不切實際了),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後,自然能推算出每個月必須提撥多少錢做準備。若是想去歐美國家,我也建議他們可以延後出發時間(也許一年或兩年),並透過投資的方式縮短目標時間,至於用什麼工具,則必須考量自身可承受的風險。

很難嗎?只要從記帳、設定目標開始,一切都會在你想要的過程中;這對夫妻的未來也許要面對子女教育金、退休金、醫療準備金的資金缺口,讓他們無法像現在一樣出國旅遊,欣慰的是,他們知道了如何將手中有限的資金做有意義的安排,只要知道自己能夠掌控自身的消費行為,有什麼目標是無法達到的呢?


0

英國脫歐後全球繼續漲,不是黑天鵝而是財神爺

英國脫歐後全球繼續漲,不是黑天鵝而是財神爺

英國脫歐後全球繼續漲,不是黑天鵝而是財神爺


6/23 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後,全球震驚不已、股市如洩洪般下挫,但是一週後各國股市又全數拉回脫歐前的指數位置,彷彿一切從沒發生過,風平浪靜、風和日麗,繼續上演多頭行情。









看完後,大家肯定非常不解,這與我們過去的操作邏輯非常矛盾,究竟發生什麼事?其實,有在定期看我的文章的朋友,應該很清楚,從 2008 年之後,各國推行寬鬆貨幣政策至今,造就資產價格不斷向上攀升,儘管隨著美國經濟一度好轉而進行第一次升息,但是市場上的資金仍然非常非常充裕,無處可去的情況下,就是繼續把泡泡吹大,就成了今天這副景象。

有趣的是,風險性資產和避險資產居然同時上漲,這是因為資金充裕,一部份的錢拿去買避險性資產,如:黃金、白銀、債券,一部分的錢拿去買風險性資產,也就是股票。

這波行情究竟會走到哪裡?我其實也不知道,但是「順勢而為」很重要,儘管它充滿了很大的不合理性,但它就是上漲了,就像昨天宣布的南海仲裁案一樣,太平島居然是礁不是島(但是沖之鳥居然是島),一切投資法則(仲裁法理)的背後,都是由利益(美國霸權)去支撐,至於過去那段時間放空市場的投資人,我認為不必灰心,只要市場繼續這麼Crazy下去,美國聯準會肯定會被逼得發出鷹派升息訊息,說不定九月就是放空的主戰場了。

再次提醒,「順勢而為」很重要!



0

日圓為什麼被認為是避險貨幣?

日圓為什麼被認為是避險貨幣?

日圓為什麼被認為是避險貨幣?


「日圓是避險貨幣、全球政經風險升溫導致日圓大幅升值...」,Why?日圓憑藉著什麼特點而成為投資人公認的避險貨幣?根據 WIKI 對於避險貨幣的解釋:
避險貨幣也叫保值貨幣,指不易受政治、戰爭、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最
大限度的避開上述風險。
比較穩定,不易貶值的貨幣。
避險貨幣最大限度的避開貶值的風險,並不就是說絕對不會貶值。

若單純就 WIKI 對於避險貨幣的定義,日圓如今能成為公認的避險貨幣,似乎是存在一些爭議,反而是中立國瑞士的瑞朗,更加適當!那麼日圓是如何被當成避險貨幣呢?

主要因素
日本長期處於低利率的環境,使得借日圓的成本非常低,因此許多投機者會採取「借日圓去套利其他商品」的策略,白話一點講,假設今天借日圓的利率是一年 0.5% ,但我在市場上有其他工具可以創造一年 3% 的收益,這樣一來一往我只要付出 0.5% 的成本就可以賺 2.5% ,划算吧!

但是,重點來了,萬一市場的風險變大,這 3% 的收益會變得非常不確定,甚至有虧損的可能,此時投機者就會想要趕快還錢,無論動機是想要還錢或是避險,因為要還的是日圓,所以造成日圓的需求量變大,如此一來,日圓就升值啦!

這就是所謂的套利交易。

因此,與其說日圓是避險貨幣,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日圓被動的成為避險貨幣

其他因素
相較於歐、美國家近期的地緣政治問題、恐怖攻擊問題,日本反而成為了「成熟經濟體中,政治相對安全、金融體制完善、貨幣自由流通的國家」,種種因素結合在一起,成就了日圓成為避險貨幣。

當然,日圓如今有這樣的地位,並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解釋完畢,只是,對於有好奇心想吸收相關知識的你,用簡單的文字讓你了解,才是我的主要目的呀,希望這樣的表達,能夠讓你長知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