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許多人詢問以“4%法則”來準備退休金,是不是個好的方式?
之所以會火起來,是因爲在臺灣有對夫妻部落客遵循了這個法則,兩人存下了台幣 3,750 萬元(約人民幣 855 萬),幷在約莫 40 歲時展開了退休生活。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學者暨退休財務顧問 William Bengen 于 1994 年提出之理論。他指出退休後的每年花費控制在準備金的 4.2% 以內,就不必擔心退休生活。
William Bengen 所提出的理論,背後支持的數據是過去 75 年的股市報酬率數據,大家要知道 1926 年~1976 年的市場是大多頭,年報酬率大約落在 6%~10%。
因此,變數在于 #如何管理這筆退休準備金。
之所以會火起來,是因爲在臺灣有對夫妻部落客遵循了這個法則,兩人存下了台幣 3,750 萬元(約人民幣 855 萬),幷在約莫 40 歲時展開了退休生活。
什麽是“4%法則”?
真有這麽簡單嗎?
因此,變數在于 #如何管理這筆退休準備金。
報酬率决定人生下半場的生活質量
按著實事求是的精神,我用 Excel 拉了一個現金流試算表,不同的報酬率滾動之下,退休準備金是否够用?能够用到幾歲?
參數設定:
假設 2019 年爲 40 歲,每年花費爲台幣 3,750 萬元(約人民幣 855 萬)之 4.2%,即台幣 157.5 萬(約人民幣 35.9 萬);每年通貨膨脹率設定爲 2%。
試算一:退休準備金完全不做規劃(報酬率爲 0),可以維持多久時間?
59 歲現金結餘爲台幣 -768,357 元(約人民幣 -17.5 萬元) |
因此,若是退休前兩人努力地存下準備金,但却沒有做好配置規劃,只是照本宣科地僅是攢錢,不出 20 年,退休金便已花光。
試算二: 假設活到 80 歲,退休準備金剛好花完,每年必需達到多少年報酬率?
|
問題是,在人均餘命漸增的狀况下,倘若活超過 80 歲了呢?
網上流行過一句話: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但對多數人來說,更現實的是“人還活著,錢却花完了。”
針對退休準備金的科學化、數字化管理是多麽的重要!
試算三: 規劃到 100 歲,退休準備金剛好花完,每年必需達到多少年報酬率?
年報酬率達 5.7%,退休準備金剛好在 100 歲時用罄 |
寫到這兒,或許有些人會追問,如果活超過 100 歲了呢?
這麽問是不精確的,重點應該擺在“如何創建一個永續、穩健的現金流收入?”
大致可分爲來自政府、來自企業、自己準備。
在臺灣,退休後能永續領取的,有政府强制納保的勞保年金、國民年金、軍公教人員退撫金;企業替員工提撥的勞退年金。(來自政府的部分均有破産的問題存在,或許不會完全領不到,但比起現在,繳更多、領更少,是必然的結果!)
在中國大陸,包含了全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同樣也存在了些許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養老金融的機會與挑戰》這篇文章。
這些來自政府和企業的年金,僅能做爲退休後最基本的生存使用,要能有更好的生活質量,自己規劃才是最萬全的準備!
· 投保商業型年金(養老)保險:可以此作爲基底,補足來自政府和企業所給付的不足。這部分透過精算均可得知不足的數字,倘若自己不會精算,建議可找一位財務顧問替自己算出。
· 打造穩定現金流收入的投資配置:隨著不同年紀動態調整股票及債券比例,年紀越大,債券占整體比例漸增;投資必須先看風險,但最大的風險是不做任何投資。(同樣可以尋求財務顧問的協助)
· 醫療基金準備:退休金必須和老年時的醫療準備金分開規劃,因此投保商業醫療保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筆大額支付的重疾險、長期支付的險種),因爲辛苦的不僅是生病的人,更多的是擔起照護責任的親屬。(過往諮詢時,常見到生了病或是面臨需要長期照護,導致退休金因大額醫療花費而花光的狀况。)
錢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即使經濟無虞,然而一旦退休却沒了生活重心,也只是渾渾噩噩過完人生下半場而已。
可以朝著這些方向思考:
-興趣
-好奇的事
-職涯時想做却沒時間做的事情
千萬別想著只是含飴弄孫,重心圍著孩子轉,畢竟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圈。我們的人生上半場已經爲自己、爲孩子付出與負責了,人生下半場該爲自己爭取想過的生活才是。
出國轉轉、聯繫久未碰面的老友們、沏茶、下棋、唱歌、做公益、甚至是發展退而不休的事業⋯,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做著惟屬該階段能做的選擇,才算是圓滿具足的人生,不是嗎?
這麽問是不精確的,重點應該擺在“如何創建一個永續、穩健的現金流收入?”
打造穩定現金流收入
大致可分爲來自政府、來自企業、自己準備。
來自政府和企業
在中國大陸,包含了全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同樣也存在了些許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養老金融的機會與挑戰》這篇文章。
這些來自政府和企業的年金,僅能做爲退休後最基本的生存使用,要能有更好的生活質量,自己規劃才是最萬全的準備!
自己準備
· 投保商業型年金(養老)保險:可以此作爲基底,補足來自政府和企業所給付的不足。這部分透過精算均可得知不足的數字,倘若自己不會精算,建議可找一位財務顧問替自己算出。
· 打造穩定現金流收入的投資配置:隨著不同年紀動態調整股票及債券比例,年紀越大,債券占整體比例漸增;投資必須先看風險,但最大的風險是不做任何投資。(同樣可以尋求財務顧問的協助)
· 醫療基金準備:退休金必須和老年時的醫療準備金分開規劃,因此投保商業醫療保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筆大額支付的重疾險、長期支付的險種),因爲辛苦的不僅是生病的人,更多的是擔起照護責任的親屬。(過往諮詢時,常見到生了病或是面臨需要長期照護,導致退休金因大額醫療花費而花光的狀况。)
除了退休金的準備,更重要的是「生活」
錢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即使經濟無虞,然而一旦退休却沒了生活重心,也只是渾渾噩噩過完人生下半場而已。
可以朝著這些方向思考:
-興趣
-好奇的事
-職涯時想做却沒時間做的事情
千萬別想著只是含飴弄孫,重心圍著孩子轉,畢竟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圈。我們的人生上半場已經爲自己、爲孩子付出與負責了,人生下半場該爲自己爭取想過的生活才是。
出國轉轉、聯繫久未碰面的老友們、沏茶、下棋、唱歌、做公益、甚至是發展退而不休的事業⋯,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做著惟屬該階段能做的選擇,才算是圓滿具足的人生,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