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稅法理解錯誤|吳儀家的私房理財筆記



往年宣導繳稅的稅局新聞稿大多在四月開始,今年則是三月就已經看到了,而且比起往年更深入的說明「外籍納稅、居住天數」。


看來因為疫情關係,今年財政部入庫金額會多了些自於「外籍人士居住滿 183 天」、「有國籍但無戶籍卻住滿 183 天,回來避疫情的長年旅外」的納稅者。


哪些人屬於符合納稅規定的繳稅義務人?


依序看上圖的橫向「國籍、戶籍、居住天數、主要經濟活動」,符合其中一個都必須要納稅,差別在於繳納方式、課稅範圍、稅率的不同。

繳納方式、課稅範圍、稅率各有不同


因稅率規定繁雜,此表僅提示大略方向,細節仍是要請問專業人士。以下針對大多數人會搞不清楚的地方多做說明:


一、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所得是「國內所得」,許多人會以為是海外所得。我知道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但稅法就是這樣規定。


二、來自於香港、澳門地區的所得是「海外所得」,許多人看了第一條,再看這一條就又會覺得很荒謬。沒錯,就是這麼規定。


三、海外所得 100 萬以下免稅,但是大於 100 萬就要全部納入計算,並非扣掉 100 萬後的部分才納入計算。


四、全球課稅就是「最低稅負制、基本所得額」,但避免大家搞混,所以我就不把這些名詞寫進圖中。裡頭的「其他」指的是:特定保險給付、私募基金受益憑證交易所得、非現金捐贈金額、分開計稅的股利及盈餘,以上四項各有相關規定,大家有需要可以自行上國稅局官網查詢。


五、可以扣減 670 萬的部分是「家戶」為單位,不是每個人可以扣 670 萬


六、所謂「主要經濟活動在我國」,這裡直接舉個例子。甜甜長年在中國大陸地區或其他國家經商或生活,在台灣一年居住不滿 31 天,但是她在台灣設有「戶籍」,且符合以下其中狀況,一樣要納稅-
1.享有全民健康保險、勞工保險、國民年金保險或農民健康保險等社會福利。
2.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居住在中華民國境內。
3.在中華民國境內經營事業、執行業務、管理財產、受雇提供勞務或擔任董事、監察人或經理  人。
4.其他生活情況及經濟利益足資認定,生活及經濟重心在中華民國境內。


結束前再次提醒讀者,中華民國稅法複雜程度之高,千萬不要便宜行事(找免錢的),或是向專業人士諮詢時只講部分,這樣非常容易收到錯誤建議。

以及,快要繳稅了,記得留現金!😭😭😭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累積財富的過程能夠因周全的計劃而少走彎路。


我們的生活是可以朝著自己夢想的那樣去發展,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勇敢的邁出那一步。 

歡迎來信預約諮詢、進一步了解。

感謝你的閱讀,請持續關注我的文章!


預約諮詢 收費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